台綜院副院長李堅明被稱作「台灣碳交易之父」
全球淨零排放壓力日增,世界各國都在尋找自己的道路,一時間百家爭鳴,如今的台灣,正處於青黃不接的窘境;在一份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調查中,高達99.4%受訪者都不知道「台灣2050年的減碳目標應較2005年降低50%」,可見全民幾乎不清楚政府的國家減碳目標,更遑論中小企業無所適從。
台綜院副院長李堅明是研究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專家,曾任環保署碳交易計畫主持人,被稱作「台灣碳交易之父」,他接受《NOWnews今日新聞》專訪時強調,全球淨零的過程中,其實是國家「競零」的比賽,「2021年算是全球淨零排放的元年,現在才剛剛起步,未來30年,各國都會去競逐減碳前段班的名次,這背後也攸關後面的企業競爭力。」
「各國賽跑,勝出的關鍵就看一件事──誰可以把每度電的碳排放係數往下降,因為大家都要用電,而發電又是碳排放的最大來源之一;也因為這樣,全世界現在拚什麼?大家用盡節能、綠能、氫能、儲能等科技,最終目的就是想把這個數字降下來。」他說。
李堅明進一步解釋:「我們台灣現在是每度電排碳502克,和主要競爭對手都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,如果今天可以降到400克、300克,甚至是200克,就表示用電即使增加一倍,碳排放搞不好還比現在更低。」
「在這個競零賽道上,如果哪個國家可以走得比較快,背後其實還有一個重要涵義──代表他們國家的綠能、節能、或者儲能技術都發展得比較好,各種負碳、零碳的科技也會相對領先,這對那個國家的企業來說,自然更容易在國際大廠的競爭賽道上取得領先,因為大家都要用電嘛。」他強調。
至於競零賽局上的挑戰,李堅明認為和政府態度息息相關,「賽道上難免會遇到障礙,或許是現有、不合時宜的法令規範,這些政府都要有決心清除,因為只有跑道乾淨了,這場比賽才會比較好跑。所以,現在世界各國都在調整法規,就怕慢人家一步。」
「舉例來說,台灣有很多森林、濕地,整個生態可以對碳進行捕獲、吸收,我們稱作碳匯,這些碳匯未來也可以被價值化,廠商很可能會想要認養某一塊國有或公有的林地或濕地,透過維護它來取得碳權。但是依照政府過去的態度,多半會擔心圖利廠商的問題,導致整件事淪為消極處理,最終廠商很可能選擇放棄,據了解,不少國家都在做這方面的檢視。」他補充。
© 由 NOWnews 提供 ▲李堅明認為,台灣有不少國有或公有地,未來都可能成為企業碳中和的抵減方式之一。(圖/NOWnews資料照片)
針對企業端,李堅明則建議,「必須好好了解自己的碳成本」,而內部碳定價會是一項很好的工具,「就是由企業自己去設定碳價,並且內部決策都在這個前提下執行,目前以台達電每公噸設300美元是相對較高的,也有人設50美元、新台幣100元等等。」
事實上,李堅明去年剛發表一份研究,對比20家高碳排的企業,其中10家有實施內部碳定價,另外10家則無,結果發現,前者所承擔的碳風險只有後者的一半不到,「這代表企業實施碳定價所產生效益,其實是可以被量化的。目前國內大概有將近50家企業在推動內部碳定價,慢慢開始形成一個氛圍了。」他說。
李堅明進一步指出,當企業開始設定內部碳定價時,其實就等於自我進行碳成本的壓力測試,未來面臨外部減碳壓力時,會更知道如何因應,「因為當企業開始做了內部碳定價,就代表它對於本身碳排放的追蹤、管理,至少都已經走在軌道上,相對有利。」
「整體來說,這絕對是一件好事,因為當企業開始動作以後,很多事情會發生改變,首先是對於未來設備投資等規劃,都會把碳成本、減碳效益考慮進去,其次是企業內部會慢慢營造出節能氛圍,最後,當大家有同樣的共識,企業文化也會不同。